有人說:「微文化,是一種積聚的力量,通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,不經意間,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。」——微文化的型態包羅萬象,但它們的共同點,皆是放大「微小」的文化意識。微,代表了少、不多又或是起源,這都是一些零碎而不完全的意念,卻能夠悄悄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,在此,讓我們從微文化的角度衍生,一起來窺視有著迷人魅力的職人文化……

 

職人文化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「職人」這個詞彙?

職人(Shokunin)一詞,簡而言之,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工匠、師傅或擁有技術的人。但是職人背後所蘊含的態度、精神,甚至是個人的技術、自我要求、時間之淬鍊……都遠遠不及詞面上所說的簡單。

 

源自於日本的職人,在其歷史文化中,佔有相當悠久的時間與份量。職人在日本江戸時代的士農工商中,屬於「工」的部分,非常地受人崇敬,而到現在始終不變的,都是一種「一輩子只堅持做好一件事,並做到極致。」​的精神文化。

 

職人作工的範圍極為廣泛,除了傳統的手工藝品,舉凡石工、木工、庭院設計、鷹架、瓦、竹、玻璃、塗裝、櫃子、金屬加工,甚至是餐飲相關的領域,都有職人的存在。

 

而一位擁有職人氣質的師傅,除了對自己的作品(或產品)相當有信心以外,因為自我要求甚高,靠著長年對於技術的渴求,以及不畏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……在他收到一件工作時,也不被金錢或時間的限制而左右,即使最後可能自身的利益也會減損,但他仍是專心一意的,甚至可說是「固執的」,只知道要盡自己最大的力,去完成他的作品。

 

這樣的執念和堅持,既單一而純粹。也許對於壽司店的職人來說,練就「三十年的刀工」,就只為追求「0.1毫米的精準」,好為顧客承上一份不容置疑的完美。但這樣的堅持和自我要求,便是職人最笨也最美的地方!因為此時端上餐桌的,便不單單只是一份簡單的生魚片握壽司,而是一件積蘊了三十年苦功的「藝術品」。

日本職人文化
 

 

日本唐津燒陶藝

以日本唐津燒陶藝派的職人為例,唐津燒陶也許乍看之下並不亮眼,但是它自有其自然獨特的魅力。雖然比起其他精緻的陶瓷,唐津燒陶似乎樸質、粗糙許多,有時候可能還帶有一些泥土堆、或是製作過程中的雜質,但是真正讓人喜愛這件工藝的原因,大概是燒陶職人在裡面所投入的專注、堅持和情感。

 

他們花了大把的光陰,去研究各種土質的類型、和修習絲毫不差的手藝功夫,以期做出每堆泥土的特色;一一用手去捏造出最柔軟、最圓滑、或是最低調的陶藝形貌,只為了讓人們在吃東西、喝水或插花的時候,可以感覺特別美好,以及讓人們在捧起它的時候,感受那股來自職人手中的親切!

 

這樣的陶瓷工藝,是職人一輩子的功課,也是職人對這個世界的愛。因為接受了大地、這位母親的哺育,現在換他們與土地融合,用一世的感謝,謙卑而溫柔地抔起每一份土,再將其化身為,投注了他們無聲的生活態度、與人生價值觀的唐津燒陶工藝。

日本職人文化
 

 

結語

我們可以將職人文化濃縮成一個字——「練」。這是一份最不起眼的,卻也是最不平凡的力量!而職人們的這份愚拙和堅持不懈的態度,便是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最淳真、最璀燦的光芒。

 

參考資料:

日本的職人氣質 vs. 中國的工匠精神 –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

https://www.okwork.taipei/ESO/content/tw/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

v=PYiE4bjzNa0&ab_channel